◇鄉(xiāng)村人物
宋曉輝
□ 薛逸艦
曉輝是我們村薛昌樹老人的第五個兒子,生于1965年,薛家由于孩子眾多,少吃沒穿加之孩子的母親又在生病,于是在曉輝出生29天后,抱給了在我村教書的宋志強、郭玉英夫婦撫養(yǎng),兩周后生母因病去世,時年44歲。
曉輝,跟養(yǎng)父姓宋,讀書成家創(chuàng)業(yè)以及戶籍所在地都是跟隨養(yǎng)父母在城里,于我們村沒有太多瓜葛。但是不管是貧窮一生的薛昌樹老人在世時還是去世后,曉輝的身影總是常常出現(xiàn)在下山洼村,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血濃于水”吧!
曉輝完全秉承了昌樹、昌枝、昌茂弟兄三家人熱情、有禮、樂于付出的家風(fēng)。下山洼村的所有公益事情都有他責(zé)無旁貸的一份子。2018年我村新春鬧秧歌,在曉輝等人的全力運籌下,整整歷時五天,幾乎全村人都無償義務(wù)參與,鬧出了聲勢,鬧出了精彩,鬧出了團結(jié)。之后,為了村里的老年人休閑娛樂,組織每天晚上扭秧歌,并請?zhí)玫軗?dān)任有職無薪的秧歌隊隊長。
為了幫助村里的殘疾人員免費辦理殘疾證,曉輝管著飯、開著車,陪著我們奔波。有一天,曉輝幫我們辦完事情,開車?yán)?、旺元、治龍,還有俊平從城里回來。路上,曉輝對治龍說:“你放羊的時候可以把咱村的花草樹木、溝溝洼洼都拍成視頻,發(fā)到咱村的群里,讓幾十年沒回咱村的子女們也看看!”曉輝對下山洼的關(guān)心,愛護可謂無處不在,點點滴滴。就因為下山洼是他的根,就因為下山洼的父母生了他。他對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男女老少都包含著無限的深情!
曉輝很少抱怨和指責(zé)別人,總是笑瞇瞇的不惱不怒。有一年正月里,鬧秧歌的人在一起聚餐,說好兩點半開飯,可是快到一點了,答應(yīng)做飯的人還不見蹤影。為此,一些人忍不住大發(fā)脾氣、罵罵咧咧。曉輝微笑著,盡力勸說大家,想方設(shè)法解決問題,最后準(zhǔn)時開飯!
曉輝的妻子賢良而通情達理,我猜她難免也抱怨過曉輝的熱心和好攬閑事。但抱怨歸抱怨,對曉輝的熱心她也是默許和理解的!曉輝在城里邊經(jīng)營著廚衛(wèi)潔具,由于誠實信用,熱心友好,生意做得很不錯。孫子已經(jīng)六歲啦!曉輝每天都忙忙碌碌,知足而開心。
曉輝前年在他三哥家講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年他開車去了遼寧,偶遇一位老人,攀談起來,問他是哪里的?曉輝告訴老人,他是山西石樓下山洼的。老人欣喜萬分,當(dāng)即說出曉輝父親的名字,并且告訴曉輝他也是下山洼的,年輕時候出去,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在外地工作。老人把兒女都召集起來,在大飯店隆重宴請了曉輝。
曉輝說,老人告訴他,故土雖然貧瘠,卻是每個游子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