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寶峰山
□ 劉香芝
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奇險的山川多在北方,泰山也好,華山也罷,北方的山總是躲不過雄、險、奇、峻幾個字,總是給人一種滄?;趾氲母杏X。而呂梁深閨的寶峰山卻集中了這些山的靈秀與壯美,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一
立冬后的第一個周末,同窗好友邀約一起登臨寶峰山,當我們驅車來到離石信義鎮(zhèn)一個名叫“歸化村”的地方時,中午的陽光已暖暖地將一地金黃鋪滿了這個淳樸的小山村。
我們的到來似乎打破了這里的寧靜,使得岔路口修車的師傅停下手頭活好奇地看著我們,臉上掛滿了溝壑縱橫的笑。進山的拐彎處,有牛正專注地啃食著洼地里殘留的秸稈枯草,見到我們,只抬頭“哞”的一聲打了招呼似的,緊接著又吃它的草去了。路邊的野草已接近黃土地的顏色,陽光和煦地烘烤著日漸枯萎的草叢,紅黃遍山,五彩斑斕,山林在晚秋和初冬的交接點展示著最后的輝煌,在這呂梁深閨的天然氧吧,氤氳出如詩如畫的風情。
車子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迂回前行,連綿的群山,裂縫的水泥路面,側目窗外,左邊陡峭的山體黃綠相間,右邊凹進去的溝壑幽谷層林密布,既讓人欣喜萬分,又叫人膽寒心驚。大約十幾分鐘后,車子到了寶峰山的半山腰,因不能繼續(xù)前行,只好停車步行。
初冬的山野自然有一種空靈感,樹葉凋零,小草干枯,行人稀少,偶見三兩只喜鵲、麻雀飛來飛去,讓人隱隱感到初冬的蕭條,但山里的幽靜,空氣的清新,又讓你頓覺神清氣爽。我們沿著一條幽僻的小路向山峰走去,山間松柏密布,筆直的樹干,油綠的樹葉,各種奇異的花草,怪異的石頭,總是如此驚艷我們的目光。高高的山體,陡窄的山路,一路荊棘叢生,舉步維艱,可憐絲巾、開衫時而被荊棘橫掃、刺掛,但絲毫不減我們登山的興致,我們一邊攀爬、一邊觀賞,一邊交談,一邊思考,一邊歌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與大山溫情對話,無拘無束,怡然愜意!
二
不可否認的是,所走過的路,的確有著幾分挑戰(zhàn)性。有些是山民放牧踩出的蜿蜒小道,更多的游客留下紅布條記號的“野路”。這些所謂的“路”,其實根本稱不上是路,你或者需要從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踩著如牛毛一樣厚實的草甸穿越而過,或者需要從那些被雨季山洪沖下的亂石堆中攀援而上,時而兩手兩腳著地,時而兩手薅著雜草或是摳著石縫抓著干土,時而一鼓作氣越過一道道險關,時而遠望群山歡欣鼓舞……這便是自然與靈魂的共舞,空靈與神怡的吟唱!
靜謐的大地,嶙峋的山,獨秀的峰,縹緲的云,峭立的壁以及奇石怪樹……一切皆記錄年代風雨遠古信息,彰顯遠古天地靈氣、醇香自然。所見時空,似乎都屬我們幾個,我們主宰了一簾時光,說話不拘小節(jié),不控制聲音的高低,隨心的攀爬,任意的呼喊,大青石似乎都有我們喊出的聲音在打旋,開懷敞亮,笑意盈然,我們可以把蘇軾的詞倒過來念,亦可扯開嗓門大聲歌唱“百靈鳥從藍天飛過,我愛你中國……”好一個“峰險悠游詩畫里,路艱笑付樂娛中”!
拾級而上,行走于變幻莫測的山野,總有無限風光令人驚艷。由山谷爬升至山頂,那山谷便好似遺落在風中的一段悠長的嘆息,瞬間被山頂開闊而遼遠的視野所俘獲,眼前的一切不由得使人歡呼雀躍起來,如懸崖邊那一株株燦紅的沙棘一樣,濃情綻放只是為了表達與這無限風光的至真遇見,這遇見里,有沙棘掩不住的欣喜,有大山粗獷豪邁的深情,它們剛柔并濟融為一體,如天地間一幅刻骨銘心的畫卷,將寶峰山的魂與靈毫無保留地植入心田,裝進記憶的行囊。
三
站在山頂眺望,藍天、群峰、云霧、林海、松濤、山嶺、深澗,一覽群山遠,裊裊炊煙繚。目光所及最高處,是傳說中的彌陀寶塔,它應該是世界上最小的道觀古廟,也是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文物研究價值較高的道觀圣地。更遠處,是白花花的云層,繚繞著山頂上用大方石砌筑的三座山門,三進院落,每座院落都有四座殿堂,有菩薩殿、觀音殿、王母殿、五岳圣母殿、千佛殿,財神殿、黃公式萬神殿、琉璃殿等12處景觀,還有六角水井,因破舊現(xiàn)都已成為殘垣斷壁。井口西的懸崖絕壁上有一只形神畢肖的天然大石龜,經(jīng)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化雕琢,靜謐著,安詳著,更是給寶峰山增添了些許神秘。這時你如果站在石龜?shù)谋成?,那是十分驚險的,而這樣的驚險刺激,大多數(shù)成為了顯示膽量和留下記憶的“最佳取景地”。一招“亢龍有悔”,一式“金剛伏虎”,幾十張美圖成就了靜態(tài)的宏大、壯美,定格了永恒的美麗。
我們從東往西探秘,一路驚險與驚喜不斷,入第一道山門,我們來到造型奇特的黃公式萬神殿:四角飛檐翹起,石質雕花窗,六角弧形圖案。殿門敞開,掛一銅鈴,殿內三面墻上有壁畫,繪有水、陸、天三界眾仙像一千余尊,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他們或對話、或顧盼、或傾聽、或沉思……場面宏偉、莊嚴、真切,好一幅惟妙惟肖的萬神壁圖,讓觀者身臨其境,令游者流連忘返。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鄙街畼?,在于峰回路轉之間探尋山重水復的意趣,在于松濤林海之間聆聽花語鶯歌的神韻,在于懸?guī)r怪石之上欣賞風嘯云飄的景致,在于峰巔絕頂之上眺望高天厚土的畫卷。原本只是想體驗登山的快感,誰料收獲的竟是靈魂的放逐和目力的饕餮。寶峰山,分明就是一處美麗的風景,一處被世人遺忘后的鄉(xiāng)村美景,一處養(yǎng)在深閨待人識的人文道觀圣地!
四
山頂風景絕美,但也耐不住濃濃的寒氣逼人,我們稍作休整,一行人按原路返回。下山途中,一棵樹靜靜默立,禁不住凝望深思:它的孤獨,它的妖嬈,宛若才貌出眾的女子,在寂寞中期待著有一天能與盛世一起歡顏。風乍起,幾片葉子輕揚,落在晚霞,落在幽徑也落在心田。我彎腰拾起一片葉子,一種莫名的感動開始蔓延:風光旖旎的寶峰山,一年四季以別樣的精彩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她集黃山之松、華山之險、廬山之云、衡山之秀、泰山之峻、石林之奇于一山,不就是這棵樹的真實寫照嗎?走近她,我們有閱讀不盡的思想,吸納不盡的靈慧,觀賞不盡的奧妙。走進她的懷抱,親近她的智慧與博大,滿目的景色,都在我們深深的感悟當中,空靈成一種境界,一種禪意,一種脫俗,一種空蒙!
唯愿雄奇靈秀的寶峰山還原本真之面目,敞開寬廣之胸懷,以全新的姿態(tài),為呂梁全域旅游注入全新元素,喜迎四方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