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要交畢業(yè)證原件? 人社部:請果斷說“不”!
7月正值應屆畢業(yè)生就業(yè)入職高峰。近日,有畢業(yè)生反映入職時遭遇“扣證件”等問題,在網上發(fā)布后引起廣泛關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日回應,“扣證件”為典型的求職陷阱,遇到這種情況請果斷拒絕。
不久前,廣東深圳的張女士成功面試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在咨詢入職手續(xù)辦理細節(jié)時,被告知需上交畢業(yè)證原件。公司工作人員稱要查驗其信息,且畢業(yè)證要一直在老板那里保管,直到離職才予以歸還。由于對這一要求存疑,張女士最終拒絕了該公司的職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權利扣留他人證件原件,求職者千萬不要將證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果遇到這樣的單位,可以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舉報。
除了扣押證件,還有公司會以各種名義收取費用,包括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等。人社部門提示,求職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費用,對于將先交報名費、培訓費等作為條件的招聘和入職,都要謹慎對待。
要特別注意的是書面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可以在求職者正式入職前簽,也可在入職后簽,最遲不超過入職后1個月。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求職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向其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人社部門提示,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個別用人單位為降低用人成本、規(guī)避用工責任而侵犯高校畢業(yè)生合法權益。有的僅簽訂《就業(yè)協議書》,或以談話、電話等口頭形式約定工作相關事項,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有的合同內容簡單,缺少工作崗位、工作地點等具體內容。有的以少繳稅款為由,同時準備兩份不同薪資的“陰陽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條款”,要求幾年內不得結婚、無條件服從加班、試用期離職不結算工資等。
上述負責人表示,勞動合同一定不可草率簽訂。要注意勞動合同是否具備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條件等),特別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無據、明顯不合理的條款,防止掉入陷阱,難以維權。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