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的表演藝術
◇戲曲藝術漫談3
□ 梁鎮(zhèn)川
凡戲劇,都是在舞臺上表演的一次性藝術。
簡單來說,戲劇是在舞臺固定的空間、固定的時間內,供觀眾一次性觀看的藝術。如果下次要再看,還得在另一個空間、時間表演。一部劇,從來都沒有固定的版本,幾乎是演一次一個樣兒,即使大體的故事情節(jié)不變,些微的差別總是有的。不像電影、電視劇那樣,攝制完成后,就有了固定的版本,可以隨時隨地反復多次播放,供觀眾觀賞。
中華戲曲作為戲劇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也不例外。
翻開《辭?!?,看看戲劇的定義,很簡單的一句:“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表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藝術?!?/p>
別看定義僅僅是二十多個字的一句話,但細細玩味,深研細究,方知其中包含了戲劇、戲曲藝術的諸多特點。
先說“由演員扮演角色”,就是戲曲必須由演員用自己的語言唱、念(包括道白、唱詞)和動作做、打,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節(jié)的演繹。這就決定了演員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所用的材料,以及所扮演角色的同一性。作家創(chuàng)作小說、詩歌,使用的是語言文字;畫家繪畫,使用的是線條色彩;音樂家作曲,使用的是音符旋律。而演員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所使用的材料,就是演員自己本身。更為奇特的是,戲曲表演藝術,不僅創(chuàng)作者和創(chuàng)作使用的材料是統(tǒng)一的,而且一般來說,一個演員只能扮演一個固定角色,演員本身的表演,與其所要表現的角色,也是一致的。
再說“在舞臺上表演”,就是戲曲要求以舞臺為表演場地。有舞臺必有觀眾。這就要求演員必須在舞臺上當眾表演?!爱敱姳硌荨本蜎Q定了演員的表演過程與觀眾的欣賞過程,是在舞臺這個空間同時進行的。一次表演只能供一次欣賞。它不像小說、繪畫那樣,創(chuàng)作結束后,欣賞才開始;創(chuàng)作完成后,讀者可以隨時隨地拿來反復欣賞。
所以,人們都說戲曲是“瞬間性藝術”、“一次性藝術”。這就決定了戲曲必然要受舞臺條件的約束,即空間和時間的約束。戲曲不能像寫小說那樣,可以任意轉換事件的場景,不厭其煩地進行心理描寫;也不能象電影、電視那樣,可以閃回,閃出。戲曲只能在舞臺所固定的空間和有限的時間內,通過演員唱、念、做、打,表現人物,敘述故事。
這就要求戲曲必須具有觀賞性,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戲曲表演,好像流水一樣,流而不返,稍縱即逝。觀眾投向舞臺的注意力十分短暫,也很容易分散,任何一點含糊不清,任何一點使觀眾的分心,就再沒有挽回的機會,就會嚴重影響欣賞效果。所以,演員的現場當眾表演的經驗、臨場發(fā)揮的能力,足以吸引觀眾眼球的技能,十分重要。
從大幕拉開到劇終收場,在舞臺固定的空間內,在長達兩個鐘頭左右的時間里,要讓觀眾能坐得下來,看得下去,并時時吸引其眼球,不時引發(fā)其興趣;必須緊緊揪住觀眾的心,讓觀眾順情合理地、迫不及待地、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地,一場接一場看下去,真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可見戲曲是一次性表演的、受舞臺時、空局限的特殊藝術。